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化验 4种必做的检查项目

时间:2017-03-10    作者:小鑫

  如果宝宝有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特征,去看医生,医生一般会给宝宝做哪些检查来确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呢?一起往下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化验文章,希望能给你答案。

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化验

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化验

  1.心肌酶学改变

  (1)肌酸激酶(CK)及其同工酶(CK-MB),心肌炎早期升高

  (2)乳酸脱氢酶(LDH)及其同工酶(LDH1LDH2),病毒性心肌炎是升高,尤其LDH1升高明显

  (3)心肌肌钙蛋白(cTn),是评价心肌损害特异性、敏感性指标。

  2.心电图检查急性期心电图异常改变,常见ST-T改变,T波平坦、双向或倒置,期前收缩,经常出现二联律、三联律,房室传导阻滞及Q-T间期延长,异常Q波。

  3.心内膜及心肌活检

  4.病毒学检查

  (1)病毒分离。

  (2)血清学检查:双份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4倍升高有意义。

 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:

  1.临床诊断依据:

  心功能不全、心源性休克、心脑综合征

  心脏扩大;

  心电图的改变;

  肌酸激酶同工酶(CK-MB)升高,心肌肌钙蛋白阳性。

  2.病原学诊断标准

  分离到病毒;

  从患儿血中查到病毒核酸;

  ③特异病毒抗体阳性。

  3.确诊依据

  (1)具有临床诊断依据2项,发病同时或发病前1~3周有病毒感染者,可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。

  (2)有心肌炎临床表现,同时具备病毒学诊断依据之一,临床可以确诊。

  (3)凡不具备确诊依据的患儿,应给与必要的治疗和随诊,依病情变化确诊或除外。

  4.临床分期

  (1)急性期新发病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,病程在半年以内。

  (2)迁延期临床症状反复出现,临床检查指标迁延不愈,病程半年以上。

  (3)慢性期进行性心脏扩大,反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,病情时轻时重,病程在一年以上。

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化验

  鉴别诊断

  1.风湿性心肌炎多见于5岁以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,有前驱感染史,除心肌损害外,病变常累及心包和心内膜,临床有发热、大关节肿痛、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,体检心脏增大,窦性心动过速,心前区可听到收缩期反流性杂音,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。抗链“O”增高,咽拭子培养A族链球菌生长,血沉增快,心电图可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。

  2.β受体功能亢进症多见于6~14岁学龄女童,疾病的发作和加重常与情绪变化(如生气)和精神紧张(如考试前)有关,症状多样性,但都类似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。体检心音增强,心电图有T波低平、倒置和S-T改变,普萘洛尔试验阳性,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心脏β受体功能亢进。

  3.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三度阻滞,患儿病史中可有晕厥和阿-斯综合征发作。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,QRS波窄,房室传导阻滞无动态变化。

  4.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。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、关节疼痛、淋巴结、肝脾肿大、充血性皮疹、血沉增快、C-反应蛋白增高、白细胞增多、贫血及相关脏器的损害。累及心脏可有心肌心肌酶谱增高,心电图异常。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对激素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有效。红斑狼疮多见于学龄女童,可有发热,皮疹,血白细胞、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低,血中可查找到狼疮细胞,抗核抗体阳性。

  5.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多见于2~4岁幼儿,发热,眼球结膜充血,口腔黏膜弥散性充血,口唇皲裂,杨梅舌,浅表淋巴结肿大,四肢末端硬性水肿,超声心动提示冠状动脉多有病变。需要注意的是,冠状动脉损害严重时,可出现冠状动脉梗死心肌缺血,此时心电图可出现异常Q波,此时应根据临床病情和超声心动图进行鉴别诊断。

  看完以上文章的妈妈,是否已经知道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检查化验有所了解,在还没确定宝宝患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之前,都需要做这些检查来确定的哟。

    猜你喜欢

    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