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看看中医怎么治疗

时间:2017-03-10    作者:小鑫

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如果配合中医治疗,效果会更加好。那么在中医治疗方案当中,需根据患儿临床证型、表现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药物。那么这些方案有哪些呢?一起往下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文章,你会知道答案。

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

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

  风热犯心证

  主要临床表现:心悸头晕,胸闷胸痛,鼻塞咽红。

  常用中成药:银翘颗粒、羚翘解毒片、小儿风热清口服液、疏风解毒胶囊等。

  用药指导:本证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初期。伴发热、头痛、口干、咽喉疼痛者,宜选用银翘颗粒;伴畏风、发热、四肢酸软、咽痛者,宜选用羚翘解毒片;伴发热、咳嗽、咽喉肿痛者,宜选用小儿风热清口服液。

  湿热侵心证

  主要临床表现:心悸胸闷,肌肉酸痛,腹痛泄泻。

  常用中成药:葛根芩连口服液等。

  用药指导:本证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初期。若身热烦渴、腹痛不适等症状明显者,宜选用葛根芩连口服液。

  痰瘀阻络证

  主要临床表现:心悸憋气,心前区痛,脘闷呕恶。

  常用中成药:复方丹参片、丹参注射液等。

  用药指导:本证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极期。伴心悸不宁、心前区痛如针刺等症状轻者,宜选用复方丹参片;症状较重者,宜选用丹参注射液。

  气阴亏虚证

  主要临床表现:心悸气短,精神差,倦怠乏力,五心烦热。

  常用中成药:生脉饮、黄芪生脉饮等。

  用药指导:本证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。若心悸气短、乏力自汗,宜选用生脉饮。若心烦倦怠、气短懒言,宜选用黄芪生脉饮。

  心阳虚弱证

  主要临床表现:心悸胸痛,活动受限,精神差,四肢发凉,面色苍白。

  常用中成药:参附注射液、生脉注射液、丹参注射液等。

  用药指导:本证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后期。上述症状明显者,宜选用参附注射液,过敏体质者慎用;若心悸气短、汗出等症状明显者,宜选用生脉注射液。

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

  科学调养:病毒性心肌炎的康复与自我调养关系十分密切,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调养。

  (一)饮食调节

  1.饮食宜高热量、高蛋白、富含维生素。选择易消化、有营养的食物,要节制食量,少吃多餐,禁忌饱餐,以防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律失常。

  2.急性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。如饮用梨汁、甘蔗汁、西瓜汁及绿豆粥等养阴生津止渴的食品。

  3.节制高粱厚味、大鱼大肉,尽量少食或不食辛辣油腻之品,不吃煎炸的食品。

  4.恢复期则宜服用益气养阴的人参粥、麦冬粥,或食用猪心炖党参、红枣,忌食海鲜诸品。

  5.忌烟酒。烟酒对心脏有害无益,应尽量避免。

  6.饮食宜清淡。不宜吃过咸食品,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。

  (二)生活调理

  1.预防再次感染。对于病毒性心肌炎、平素又易感冒的患者,应注意营养的补充,避免过度疲劳,选择适当的体育活动以增强自身体质,流行性感冒期间,应避免不必要的外出,尤其是不去人流拥挤的公共场所;外出应戴口罩,注意饮食卫生等。

  2.劳逸结合。应避免情绪激动和抑郁,避免过重的体力活动,防止身体疲劳和机体免疫力的降低。

  3.注意适当休息。急性发作期一般应卧床休息2~4周,由于病毒对心脏损害的特殊性,其恢复期较长,急性期后仍应休息2~3月;对于严重心肌炎伴心脏扩大者,应休息6~12个月,直到症状消失,心脏恢复正常;心肌炎后遗症者,可与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和工作,但不宜长时间看书和熬夜。

  4.适宜的体育锻炼。在恢复期间,可根据自己的体力,参加适宜的锻炼,如散步,跳舞等,切忌剧烈运动。

 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,是否已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有所了解,如果妈妈想要给宝宝使用中药治疗,那么需要知道宝宝是什么类型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外,还需要听取医生的意见。

    猜你喜欢

    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