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些妈妈知道宝宝患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之后,都是非常伤心难过,怕宝宝有什么万一,那么这些妈妈你知道医生都是怎样鉴别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?一起往下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文章,你会知道。
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:
1.风湿性心肌炎多见于5岁以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,有前驱感染史,除心肌损害外,病变常累及心包和心内膜,临床有发热、大关节肿痛、环形红斑和皮下小结,体检心脏增大,窦性心动过速,心前区可听到收缩期反流性杂音,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。抗链“O”增高,咽拭子培养A族链球菌生长,血沉增快,心电图可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。
2.β受体功能亢进症多见于6~14岁学龄女童,疾病的发作和加重常与情绪变化(如生气)和精神紧张(如考试前)有关,症状多样性,但都类似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。体检心音增强,心电图有T波低平、倒置和S-T改变,普萘洛尔试验阳性,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心脏β受体功能亢进。
3.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三度阻滞,患儿病史中可有晕厥和阿-斯综合征发作。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,QRS波窄,房室传导阻滞无动态变化。
4.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红斑狼疮。全身型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临床特点为发热、关节疼痛、淋巴结、肝脾肿大、充血性皮疹、血沉增快、C-反应蛋白增高、白细胞增多、贫血及相关脏器的损害。累及心脏可有心肌心肌酶谱增高,心电图异常。对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对激素和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有效。红斑狼疮多见于学龄女童,可有发热,皮疹,血白细胞、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低,血中可查找到狼疮细胞,抗核抗体阳性。
5.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多见于2~4岁幼儿,发热,眼球结膜充血,口腔黏膜弥散性充血,口唇皲裂,杨梅舌,浅表淋巴结肿大,四肢末端硬性水肿,超声心动提示冠状动脉多有病变。需要注意的是,冠状动脉损害严重时,可出现冠状动脉梗死心肌缺血,此时心电图可出现异常Q波,此时应根据临床病情和超声心动图进行鉴别诊断。
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
1.一般治疗卧床休息;急性期卧床休息3~4周,心脏功能不全者卧床三个月。
2.增强心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
(1)大剂量维生素C静脉输注,每日一次,疗程3~4周。
(2)1.6-二磷酸果糖,静脉点滴,每日一次,疗程1~3周。
(3)辅酶Q10口服。
3.抗心力衰竭治疗必须及时控制心衰,洋地黄类药物选起效快、排泄快的地高辛或西地兰。
4.心源性休克治疗。
5.抗心律失常治疗
(1)室性心动过速 首选利多卡因,静注,有效后加葡萄糖100~200ml稀释后滴注维持。
(2)Ⅲ房室传导阻滞 首先异丙肾上腺素葡萄糖滴注。出现阿-斯综合征者需安装起搏器。
6.危重患儿可短期应用地塞米松后氢化考的松。
7.免疫调节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、干扰素、胸腺肽。
8.中西医结合治疗。
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措施
1.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~4周,病情基本稳定后,逐渐增加活动量,但休息不得少于6个月。有心脏扩大的患儿,卧床休息半年至1年以上。
2.给以高热量、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清淡易消化、营养丰富的饮食,少量多餐,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(含维生素C),但不要暴饮暴食,以免胃肠道负担过重,机体抵抗力下降,易外感风寒,引发疾病。
3.遵医嘱给以营养心肌的药物,向患儿及家长讲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,嘱患儿按时服药,坚持服药,不能因自觉症状好转,认为疾病痊愈,而放松治疗,使疾病复发。
4.保持大小便通畅,防止便秘发生医学教育`网搜集整理。
5.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情绪紧张及激动,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,发挥自身的抗病能力,使疾病得以恢复。
6.保护性隔离,应积极预防各种感染,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,防止各种感染的发生。
7.出院后1个月、3个月、6个月、1年到医院检查。
看完以上文章的妈妈,是否已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鉴别诊断有所了解,妈妈在治疗宝宝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过程中,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,做足一些护理措施,让宝宝好的快。